居家照顧

走出照顧的惡性循環
25Feb 1262

走出照顧的惡性循環

國北護畢業之後,從事居服督導工作以來,接觸的長輩不下百位,其中對一位近百歲的范奶奶,印象特別深刻。

為什麼對范奶奶印象特別深?

初訪居住在華廈公寓裏的范奶奶家,除了因為進房見范奶奶之前,看到奶奶門前喇叭鎖拴上的鐵鍊鎖有些驚訝之外,更讓人訝異是打開房門之後,發現奶奶身處在充滿糞便味的房間裏,除了味道濃郁,便盆椅裏以及附近,包括舊衣櫃、床上、床邊以及地上,四處都沾有新鮮或是乾掉的大小糞便。而坐在房裏的奶奶,因為失智,原該看起來慈祥和藹的她,眼神顯得空洞而淡漠。

第一次打電話到奶奶家,說明收到照顧專員的公文照會,準備約時間,派適合的照服員親往服務,當時的電話是由奶奶的媳婦接聽。電話中,媳婦一聽到奶奶可以接受居家服務照顧時,情緒失控地於電話另一頭崩潰大哭,一邊吐露她的照顧壓力極大,一直不斷跟我道歉,表示造成我(們)的困擾等等,當時,電話這頭的我,先是感到錯愕,但還是一直安慰她。見了面,加上幾次互動之後,才知道奶奶的媳婦其實是躁鬱症患者,除了不時會有脫序行為,也因為時常疏忽范奶奶的日常照顧,導致奶奶漸漸不再開口說話且對人冷漠不信任。看到這對婆媳的狀況,感受她們一家已深陷於照顧關係的惡性循環之中,也想著如何讓照服員的協助照顧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。

奶奶原來的主要照顧者是60多歲的兒子。兒子中風之前,因為負起照顧的責任,奶奶的生活品質還有一定的基本水準,大哥中風之後,一家子的生活直線向下墜落。門之所以會上鎖,兒子告訴我們是因為奶奶失智之後時常四處遊走,到了晚上尤其特別嚴重,為免奶奶遊走時跌倒,不得已才會鎖上鐵鍊。至於糞便,性別差異讓他一直無法克服處理母親排泄物的心理關卡,故之前一直都沒有協助,母親完全無法自理之後,交由太太代勞,只是太太有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,手指變形,加上精神症狀時好時壞,最後就變成我看到的景況。

訪談家人和接觸奶奶的過程,總是力求同理家屬的困境,並且認識長輩與家人最真實的照顧關係。我記得印象最深是一次離開奶奶家,才剛走到門外,就聽到案媳開始咆哮哭喊,相較於前幾分鐘才看到和善親切的她,著實讓在門口的我錯愕不已。這樣的過程,服務奶奶的照服員表達也曾經遇到,而她的做法是會先安撫媳婦的情緒,再將奶奶帶離現場,待散步回來,媳婦多半已冷靜,此狀況雖然經常發生,但媳婦的情緒也有漸漸緩解。

進入到案家,我們的工作就是盡力協助改善奶奶的品質。服務員桂子姐進入服務之初,奶奶的媳婦起初對服務員有極大防備心,服務時會跟前、跟後監督,幫奶奶沐浴時,也會在浴室門口觀察,起初照服員向她反應照顧奶奶的各項細節時,她沒有特別反應也非常被動,為了讓媳婦有多一點的喘息空間,幫助改善緊張的照顧關係,我向媳婦建議,讓服務員固定陪同奶奶外出至社區中活動中心,除了增進社交,也可以促進認知。

外出散步大幅改善奶奶的心情和生活景況,連帶著媳婦的負面情緒也有了些許的改善。我們最開心的還是奶奶有非常大的轉變,看她老人家從淡漠變得會開口向人打招呼,亦會與服務員親臉頰表達自己的感謝,逐漸走出照顧關係惡性循環的過程,照服員發現也建議媳婦接受適度的居家服務,開始受到居服員照顧服務的媳婦,十分感謝也從此更加信任桂子姐。走出照顧的惡性循環,奶奶的生活品質慢慢地恢復回來。

中風之後的大哥,後來成為家中第三個接受居家服務的對象,這讓奶奶一家三口接受居服的案例顯得有點特別。但更特別是桂子姐進入奶奶家之後,逐漸翻轉以及建立的家庭氣氛。往後除了電訪時不會再聽到案媳哭泣,家訪時亦能感受服務員姊姊與案家相處的融洽,媳婦的情緒穩定不少,母子倆的生活品質也有正向改善。

現在,每每看到桂子組回傳與奶奶的自拍合照照,收到照片中的她倆常常感到很欣慰,因為奶奶的表情是第一次開案及第一次三個月後家訪都未曾有、是經過我們一起努力才看到的笑容,而這也讓我知道:督導的角色絕對不只是派人去服務個別的長輩而已,而是落實個案管理,從整個家庭的狀況進行總體的評估。我覺得這個家庭是一個循環,當媳婦無法釋放壓力就會咆哮,而若她的情緒無法得到安撫,她就更不會去關心奶奶,而奶奶的失智狀況也會因此惡化的更快。居服介入的面向或許是有限而微小的,但在有限而微小的時間空間裏,我們仍然擁有協助減緩照顧壓力、甚至是讓一整個家庭從此跳脫「照顧的惡性循環」的神奇力量。

 

桂子姐的照顧小撇步

  1. 陪伴奶奶時,永遠保持對著奶奶的眼神,創造自然的以及親密的肢體接觸,譬如摟著肩膀說話、親吻奶奶的臉頰,和奶奶講話也一直都是鼓勵而不是批評或出於指責,簡單講就是把奶奶視為尊敬和親愛的長輩。
  2. 和媳婦互動時,從偶爾分憂解勞,到主動關心她的狀況,並且協助可以幫助她的社會福利資源。當她看到奶奶有進步,她的照顧壓力就會減輕。譬如,減少一餐的準備,由開放適度的社交活動過程,感受奶奶的開朗。
  3. 先生中風住院,照服員和我們除了會表達關心,也會主動讓他知道奶奶和太太在家中的狀況,讓他能安心復健。